形态描述
翅展 约36mm。
形态特征 触角呈偏红的棕色;头和胸部呈棕色;腹部呈浅棕色,在其上被有黑色刚毛簇。前翅底色带黄的浅棕色;在内区从基部到内线间有一隆起的带黑色边线的大斑,斑的前面为一粉白色弓形纹,其余部分为白棕色;亚基线与内线平行;在中区环斑前上方有1个偏粉的白色或偏白的灰色斑纹,十分显著;环斑白棕色具深棕色边线;横脉斑呈浅棕色,具深棕色边,其内有1个偏白的棕色短纹;在外区外线与亚缘线之间呈带黄的浅棕色;亚缘线与翅外缘间呈棕色;外线由2条完整的、弯曲的、深棕色相平行的线构成;前缘斑强烈缩减;顶斑很狭窄,呈白浅灰色;前缘斑与端斑之间呈浅棕灰色,其上有1条黑棕色条纹;亚缘线为1条细的灰白色线条;臀斑强烈缩减;缘线由一列深棕色新月形窄纹组成;缘毛浅棕色。后翅呈白色,在其上有l条很狭窄的、棕色的外线,缘毛灰棕色。本种在其底色强弱和斑的大小稍微有变化。
雄性外生殖器 钩形突中等长度,在其基部稍微加宽,亚钩形突明显的短而细,被少量短小刚毛;抱器瓣较狭窄;抱器背基突上具少量短刚毛;抱器腹微微向腹面扩展;在抱器腹上有多个骨质化折褶,其中2个在后方边缘,另1个在其上方;阳茎基环微弱骨质化,阳端基裂片长而狭窄;阳茎短而细,末端强烈倾斜,其上具有大量骨质化突起;阳茎端膜上有1个狭窄的角状器。
雌性外生殖器 肛乳突长而狭窄,被有少量长刚毛;后表皮突中等长,可达第8腹节中部;前表皮突短而粗壮,在其基部强烈加宽;第8腹节和前阴道薄片有部分骨质化;囊导管很长且粗;交配囊孔强烈骨质化;交配囊呈扁椭圆形,在其上有一很短,且宽的带齿的囊片。
形态特征 触角呈偏红的棕色;头和胸部呈棕色;腹部呈浅棕色,在其上被有黑色刚毛簇。前翅底色带黄的浅棕色;在内区从基部到内线间有一隆起的带黑色边线的大斑,斑的前面为一粉白色弓形纹,其余部分为白棕色;亚基线与内线平行;在中区环斑前上方有1个偏粉的白色或偏白的灰色斑纹,十分显著;环斑白棕色具深棕色边线;横脉斑呈浅棕色,具深棕色边,其内有1个偏白的棕色短纹;在外区外线与亚缘线之间呈带黄的浅棕色;亚缘线与翅外缘间呈棕色;外线由2条完整的、弯曲的、深棕色相平行的线构成;前缘斑强烈缩减;顶斑很狭窄,呈白浅灰色;前缘斑与端斑之间呈浅棕灰色,其上有1条黑棕色条纹;亚缘线为1条细的灰白色线条;臀斑强烈缩减;缘线由一列深棕色新月形窄纹组成;缘毛浅棕色。后翅呈白色,在其上有l条很狭窄的、棕色的外线,缘毛灰棕色。本种在其底色强弱和斑的大小稍微有变化。
雄性外生殖器 钩形突中等长度,在其基部稍微加宽,亚钩形突明显的短而细,被少量短小刚毛;抱器瓣较狭窄;抱器背基突上具少量短刚毛;抱器腹微微向腹面扩展;在抱器腹上有多个骨质化折褶,其中2个在后方边缘,另1个在其上方;阳茎基环微弱骨质化,阳端基裂片长而狭窄;阳茎短而细,末端强烈倾斜,其上具有大量骨质化突起;阳茎端膜上有1个狭窄的角状器。
雌性外生殖器 肛乳突长而狭窄,被有少量长刚毛;后表皮突中等长,可达第8腹节中部;前表皮突短而粗壮,在其基部强烈加宽;第8腹节和前阴道薄片有部分骨质化;囊导管很长且粗;交配囊孔强烈骨质化;交配囊呈扁椭圆形,在其上有一很短,且宽的带齿的囊片。
生物学
生物学 在四川于6月至7月上旬,在海拔3000~3300m可采到成虫。
国内分布
分类讨论
亚种分化 本种记载有2个亚种,它们是:华美波纹蛾指名亚种Psidopala ornataornata Leech,模式产地为Tachienlu,Wassukow,Chiakouho;华美波纹蛾云南亚种Psidopala ornata yuennanensis Werny,1966,模式产地为Tatsienlu,Sichuan,China。两个亚种模式产地均在中国四川省的康定县Tatsienlu(Tachienlu),’Werny,1966,将Tatsienlu
误认为在中国的云南省。从形态特征比较研究,个体间差异很小,分布地区和海拔高度均较一致,故云南亚种不成立。现将Werny,1966年描述的云南亚种Psidopala ornatayuennanensis Werny形态特征介绍如下,供参考。
触角、头部、胸部呈深棕色;腹部呈浅棕色,在其上被有黑色刚毛;本亚种与指名亚种的明显区别在于本亚种有显著强烈的色彩;翅比指名亚种宽;前翅底色呈深棕色;内区呈偏黄的白色;基斑被1条黑色的条纹勾画出边界,在朝向后缘与1个黑色斑点接触;内线上方由一条深棕色线条构成;中区呈深棕色,只在前缘微微显得色浅;横脉斑比环斑稍大些,并两斑之间相互距离较靠近;端斑呈偏白的灰色,清晰易见;亚缘线呈偏白的灰色,强烈锯齿形几乎与后缘垂直;在缘线和亚缘线之间区域呈棕色;极具特征的是在外线和亚缘线之间的区域及外区的色调为偏黄的棕色;外线由2条相互平行的、弯曲的、深棕色线条构成。
误认为在中国的云南省。从形态特征比较研究,个体间差异很小,分布地区和海拔高度均较一致,故云南亚种不成立。现将Werny,1966年描述的云南亚种Psidopala ornatayuennanensis Werny形态特征介绍如下,供参考。
触角、头部、胸部呈深棕色;腹部呈浅棕色,在其上被有黑色刚毛;本亚种与指名亚种的明显区别在于本亚种有显著强烈的色彩;翅比指名亚种宽;前翅底色呈深棕色;内区呈偏黄的白色;基斑被1条黑色的条纹勾画出边界,在朝向后缘与1个黑色斑点接触;内线上方由一条深棕色线条构成;中区呈深棕色,只在前缘微微显得色浅;横脉斑比环斑稍大些,并两斑之间相互距离较靠近;端斑呈偏白的灰色,清晰易见;亚缘线呈偏白的灰色,强烈锯齿形几乎与后缘垂直;在缘线和亚缘线之间区域呈棕色;极具特征的是在外线和亚缘线之间的区域及外区的色调为偏黄的棕色;外线由2条相互平行的、弯曲的、深棕色线条构成。